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幕后

(马术基地在哪里)场内场外都热闹,马术场馆外的非遗集市有啥好东西?

马术比赛,马术马术运动,赛事,马术场,锦标赛

这两天,杭州亚运会马术比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基地集市因为这一赛事,内场杭州桐庐这座常住人口不到50万的外都外小县城受到世界的瞩目。

(马术基地在哪里)场内场外都热闹,马术场馆外的非遗非遗集市有啥好东西?插图

“没想到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水这么清澈,有啥城市也这么现代,好东志愿者都那么热情……”来自英国的马术马术Alison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第一次来桐庐的基地集市中外运动员、技术官员和观众的内场心声。他们都被这座小县城的外都外美丽和现代所吸引。

同样让她流连的热闹,还有马术场馆外的场馆亚运马术·非遗集市。集市上,40种桐庐以及浙江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亮相,成为世界认识桐庐、认识杭州、认识中国的窗口。

压箱底的好东西

非遗集市就在桐庐马术中心的观众安检区外。早上8点多,潮新闻记者来到这里,就遇到了来自杭州的龚先生。

他正站在“桐庐剪纸”展位前,专注地挑选着纪念品。潮新闻记者注意到,摊位上展示了各种样式的剪纸作品,有挂在墙上的精美画作,也有书签、摇扇等工艺品。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一面手工摇扇上。摇扇扇面上张贴的剪纸写着“亚运桐行”四个字,还描绘出桐君山、富春江、以及马术等独特元素。

“多少钱?”

“这个不要钱,送给您。”摊主童红凤微笑着把摇扇递给了龚先生,还随手送了一个立体剪纸马。她说,来这里摆摊,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借着亚运会的机会,来宣传自己的家乡。

“没想到这里还有集市,有点惊喜的感觉。”龚先生专门请了年假,带着念小学的儿子来桐庐看马术。“这扇子很有特色,又是非遗,打算送给儿子,让他也能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摊主童红凤还有另一个身份,她是桐庐县瑶琳小学的老师。而展位上展示的那些剪纸作品,大多出自她的学生之手。

“桐庐剪纸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童红凤说,2012年学校成立了剪纸社团,一直在培养学生对桐庐剪纸的兴趣,学校的很多学生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剪纸比赛,获奖百余次。

而童红凤本人对剪纸的记忆,来自小时候。她记得,那时候经常看到外婆把亲手制作的剪纸贴在绣花鞋上。90年代,她在师范院校上学时,跟着专业的老师,系统性地学习了这门手艺。

在当天的非遗集市上,桐庐各地的传统手艺和本地小吃纷纷亮相,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鲜美多汁的毕浦小笼包、细润绵长的新合索面、松软香甜的酒酿馒头、风味独特的十六回切糕点……无不吸引着游客们的味蕾。

“来这里第一天,我们就卖出了400多张烧饼。”来自瑶琳镇东琳村的吴氏烧饼第四代传人吴女士说,看到很多外国游客为她家的烧饼点赞,让她感到非常自豪。

据悉,此次亚运马术·非遗市集将持续开市至10月6日。

本地居民曹阿姨陪着6岁的小孙子来看比赛。她告诉潮新闻记者,在非遗集市上看到的、尝到的,都是她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都是我们压箱底的好东西。”

新晋“网红”是匹“马”

非遗集市上,一款不是非遗的产品,成为新晋“网红”。

这是一款文创雪糕,造型是一匹呆萌可爱的卡通小马,有牛奶和巧克力两种口味。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不少游客在摊位前排长队,买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手机拍照打卡。

“这种文创雪糕,其实并不新鲜,这几年国内好多景区都有陆续推出,但我还是忍不住想买,因为来桐庐看马术,要有仪式感。”杭州的李女士发完朋友圈,抬头对潮新闻记者说。

潮新闻记者这些天在桐庐发现,马的元素不仅出现在桐庐马术中心的场馆内外,也散落在桐庐的大街小巷。从走出高铁站,到入住亚运分村媒体酒店,随处可见“马”的声影。在不知不觉中,马术已经成为桐庐这座小县城一个新的文化标签。

桐庐县相关负责人对潮新闻记者说,桐庐虽然不产马,但马提升了桐庐,改变了桐庐,也将成为桐庐未来的一部分。

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亚运马术赛事且谋划推动赛后利用,一直是桐庐努力的方向。

桐庐已经计划在亚运会后与国内外马术行业协会和赛事俱乐部等机构合作,引进国内外认可度高的星级赛事、国家级青少年锦标赛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同时积极打造本地的赛事品牌。

据介绍,桐庐将抓住亚运契机,做强马术特色,培育“马术+”业态,融入“大旅游大健康”等大产业体系规划。

此外,为了让广大市民对马术更有参与感,桐庐在马术中心对面建成了亚运马术公园。“后续我们还将建成马道,引进骑马旅游项目,让普通群众和游客,也能在桐庐享受到马术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关键词:马术,赛事,剪纸,场馆,游客,童红凤,非遗,亚运会,桐庐,集市,马术,龚先生,剪纸,童红凤,桐庐

以上就是(马术基地在哪里)场内场外都热闹,马术场馆外的非遗集市有啥好东西?的介绍,你可能还会喜欢马术,赛事,剪纸,场馆,游客,童红凤,非遗,亚运会,桐庐,集市,马术,龚先生,剪纸,童红凤,桐庐等相关文章。

分享到: